湖南衡陽:著力打造生態環境保護鐵軍中的主力軍
近年來,湖南省生態環境廳深入貫徹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有關要求,充分調動各市州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生態環境保護鐵軍中的主力軍建設。衡陽市緊緊抓住改革機遇,充分結合地方實際,夯實基礎,開拓創新,不斷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制度體系、聚焦監督執法主業,壓實企業環保主體責任、強化基層執法能力建設,著力打造衡陽生態環境保護執法鐵軍。
2021年,衡陽市共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246件,罰款金額1760.1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30%、71%;移送公安部門涉嫌環境刑事案件6起,移送行政拘留案件20起,曝光“11.10”常寧市某企業非法傾倒高濃度廢水污染環境案、“4.24”跨境傾倒鋁灰案等一批省內外有影響力的重案要案,達到查處一個、震懾一片的效果。
一、堅持高位推動,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執法工作,不斷加強生態環境執法綜合保障能力建設,市委常委會專題聽取生態環境隊伍建設情況匯報,市政府將生態環境執法隊伍納入綜合行政執法序列并給予相應標準的工作經費保障,對執法能力建設經費采取“一事一報”的形式予以優先保障。去年,市政府在涉鉈監測設備、執法無人機、快檢設備、執法制服配置等方面共列支600余萬元,不斷提升生態環境執法硬件配置水平。局黨組把生態環境執法工作作為重點中心業務工作來抓,專題研究執法裝備和執法服裝配置問題。
二、理順體制機制,配強用活執法隊伍。全面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領域改革,基本完成改革任務和理順綜合執法體制。整合環保、自規、農業農村、水利、林業等部門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執法權,將175項生態環境行政執法及行政強制權納入《衡陽市直單位權力清單(2021版)》,將秸稈垃圾露天焚燒等4項生態環境執法權賦權鄉鎮(街道)。新組建了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新增9個正科級崗位、11個副科級崗位,人員編制由32名擴編到74名;新組建8個副科級的縣級執法大隊和水口山、大浦2個縣級園區大隊。在全市執法隊伍提拔晉升副處級干部1人,正科級干部15人,副科級干部21人,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執法隊伍全部按照新三定方案規定的職能職責運行,展現出了全新的工作氣象和工作成效。
三、加強制度建設、規范執法權力行為。積極推進完善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制度體系,深入推進實施“三項制度”,強化事前公開、事中公示、事后公開,實行案件分級集體審查審核。全面推行執法正面清單和免罰輕罰制度,將166家企業納入正面清單,明確15項輕微違法免罰行為。制定出臺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人員行為規范,在各類執法檢查中,向企業發放《執法人員廉政反饋表》并公布監督電話和反饋郵箱,接受企業對執法人員的廉潔監督。創新實施“周末生態環境會診日”“生態文明局長熱線”“釘釘調度督導系統”“企業環保專干交叉巡查”等制度,擴大執法信息來源渠道。專門設立“環保志愿者工作室”,組織環保志愿者召開座談會,鼓勵志愿者積極提供環境違法信息,充分發揮志愿者的監督作用。聯合市檢察院探索出臺《關于加強生態環境領域公益保護協作機制的實施意見》,會同市紀委及公安、交通、住建、城管等部門開展了砂石土礦、涉危險廢物、港口碼頭、混凝土攪拌站、垃圾填埋場及焚燒發電廠、污水處理廠等專項執法檢查,建立起了部門之間的違法線索移交機制。
四、強化基礎保障,提升執法業務能力。重點圍繞執法業務水平、執法裝備、信息化監管模式等方面發力,努力提高監管執法能力。定期開展執法業務培訓和案卷評查點評,邀請法律專家對全系統執法人員就新《行政處罰法》等內容進行封閉式業務培訓,組織開展移動執法終端使用培訓和執法業務水平測試;鼓勵全系統執法人員報考環境監測上崗證,著力破解執法人員無法開展現場執法采樣的難題。為支隊新添置了一批無人機、移動執法電腦、快檢包等執法裝備,增強了執法隊伍基礎裝備能力。著力推進執法監管信息化建設,全市建成污染源在線監控設施571臺(套),市本級建成投運“數字環?!?/span>監控平臺,實現了移動執法、在線監控、應急響應、數據共享等工作的信息化集成和全天候、全過程監管;完成市城區環境空氣質量網格化監測60臺小微站及后臺監管平臺建設,開發了網格化監測APP終端軟件,實現了對市城區環境空氣質量的全面精細化管控;率先在湘江干流及重點小流域試點安裝涉鉈在線監控設備9臺(套),為涉鉈排查執法架起了“天眼”。